赣州稀土产业是赣州GDP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其产值规模已突破千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超20%,对税收贡献率连续三年达35%以上,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
-
经济贡献显著
稀土产业作为赣州支柱产业,涵盖采矿、冶炼、新材料加工全链条,2024年产业集群规模达1500亿元,直接推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中国稀土集团等龙头企业带动超500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开采-加工-应用”一体化产业链,年交易额破万亿的稀有金属交易所进一步强化经济集聚效应。 -
产业结构升级
赣州稀土从早期粗放开采转向高附加值领域,永磁材料、永磁电机等高端产品产能全国第一,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落地推动技术突破。深加工环节占比提升至40%,逐步摆脱“资源贱卖”困境,2024年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集群增速达12%,远高于传统采矿业。 -
央地协同效应
中国稀土集团整合地方资源后,税收留存比例优化,缓解了早年“央企开采、地方收益低”的矛盾。赣州稀土集团与央企股权融合模式,使地方财政年均增收超50亿元,同时带动就业人口增长8%,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 -
挑战与可持续性
尽管稀土产业贡献突出,但历史遗留的环境治理成本高昂(302个废弃矿山需修复),且过度依赖单一产业易受价格波动影响。当前“绿色矿山”政策要求新增环保投入占产值的15%,倒逼企业向循环经济转型。
未来赣州需平衡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通过延伸产业链(如稀土芯片、航天材料)提升抗风险能力,同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稀土经济从“量”到“质”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