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出事后,法人承担的责任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1. 刑事责任
企业法人若涉及犯罪行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法人犯罪通常采取“双罚制”,即对法人处以罚金,同时对直接责任人进行刑事处罚,如判处刑罚。例如,单位行贿罪、逃税罪等,法人不仅需要缴纳罚金,直接责任人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2. 民事责任
当企业因经营行为或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时,法人需承担民事责任。法人以其全部财产独立承担责任,即便法定代表人有过错,责任也由法人承担,法人可在承担后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追偿。
3. 行政责任
企业法人若违反行政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例如,企业因违规经营被罚款或吊销营业执照,这种责任由法人承担,而非个人。法定代表人虽可能因此受到行政处罚,但法人作为独立主体,需独立承担行政后果。
总结
企业法人作为独立的法律主体,在出现问题时需承担相应责任。无论是刑事、民事还是行政责任,法人需以其财产为限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或其他责任人员可能因此受到法律追责。企业需注重合规经营,避免因违法行为而承担重大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