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的核心知识点涵盖教育基础理论、学生指导、班级管理等重要内容,其中教育的社会属性、起源学说、《学记》思想、教学原则及个体发展规律是高频考点。 掌握这些内容不仅能高效备考,更能深入理解教育本质。以下是关键知识点提炼:
-
教育基础理论
- 社会属性:永恒性(与人类社会共存)、阶级性(不同阶层教育差异)、历史性(随时代演变)。
- 起源学说:生物起源(沛西能/利托尔诺)、心理起源(孟禄)、劳动起源(米丁斯基/凯洛夫),口诀“本能生利息,心理仿梦露,米凯爱劳动”帮助记忆。
- 《学记》地位:中国最早的教育专著,提出“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原则,如“道而弗牵”体现启发式教学。
-
教学与学生发展
- 教学原则:直观性(实物/模型辅助)、启发性(引导独立思考)、循序渐进(系统性教学)、因材施教(个性化指导)。
- 个体发展规律:顺序性(由低到高)、阶段性(年龄特征)、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身心补偿)、差异性(因材施教)。
-
课程与教育功能
- 古代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四书五经(封建社会核心)。
- 全面发展教育:德育(灵魂)、智育(前提)、体育(基础)、美育(动力)、劳育(实践)。
-
现代教育趋势
教育终身化、民主化、信息化成为主流,强调技术融合与个性化学习,如赞科夫的“高难度、高速度”教学理论。
备考时建议结合口诀记忆(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并联系实际教学案例理解抽象理论,通过真题演练巩固高频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