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必背考点涵盖教育理论、法律法规、心理学基础及教学实践四大核心模块,其中师德师风、学生观与教育观、教育法律法规为高频命题点。 考生需重点掌握素质教育的内涵、学生发展规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核心内容,并灵活运用于案例分析题与教学设计中。
-
师德师风与职业规范
教师需恪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大准则。例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行为,是材料分析题常见命题方向。 -
素质教育与学生观
- 教育观: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口诀“双全双发展,创新与实践”便于记忆。
- 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身心发展具顺序性、阶段性)、独特的人(个体差异性)和独立意义的主体(自主性与责权统一)。
-
教育法律法规
必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核心条款,如教师权利与义务、学生权益保护、教育公平原则等。近年新增“教育惩戒权”相关规定需重点关注。 -
心理学基础与教学应用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学习动机培养(如马斯洛需求层次)为高频考点。例如,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设计分层教学,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
教学设计与评价
掌握教案设计四要素(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熟悉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区别。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避免填鸭式教育。
备考时需结合真题演练,尤其材料分析题需紧扣考点逻辑(如“理论+材料佐证”答题模板)。定期更新对教育新政(如“双减”背景下的教学调整)的理解,确保内容时效性与实践指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