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中考语文必背的100个常识,综合文学、文化、历史等多方面知识整理而成:
一、文学常识
-
《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等,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
-
唐宋八大家: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韩愈。
-
“苏辛”:苏轼、辛弃疾并称豪放派词人。
-
李杜:李白、杜甫,分别代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
-
《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古典名著。
二、文化常识
-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等。
-
三皇五帝:伏羲、女娲、黄帝等。
-
五行:金、木、水、火、土。
三、历史人物与事件
-
孔子:儒家创始人,主张“仁”与“礼”。
-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代表作《破阵子》。
-
工业革命:18世纪英国开始的科技与经济变革。
四、文学体裁与流派
-
《左传》: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历史。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等。
-
现代文学:鲁迅、胡适、郭沫若等奠基人。
五、诗词与成语
-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
《水调歌头》(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成语:马革裹尸、四面楚歌、草莽英雄等。
六、神话与传说
-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月神相关神话。
-
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爱情传说。
七、科技与历史
-
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一号2007年发射。
-
现代战争诗词:如《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
八、文学手法
-
比喻:如“月光曲”对应贝多芬音乐。
-
反问:增强语气,如“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九、中考重点篇目
-
《朝花夕拾》:收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等。
-
《骆驼祥子》:反映旧北京人力车夫生活。
十、易错点提示
-
词性辨析:如“说”“讲”属中性词。
-
文学常识:如《史记》作者为司马迁而非李白。
建议结合教材与考纲,系统复习,并通过练习题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