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效果评估的五种主流模型包括柯氏四级评估模型、考夫曼五层次评估模型、CIRO评估模型、CIPP评估模型和菲力普斯五级投资回报率模型,这些模型从反应层到经济收益层逐级深化,帮助组织科学量化培训成效。
-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最经典的评估框架,分为反应层(学员满意度)、学习层(知识技能掌握)、行为层(工作应用)和结果层(业务影响)。通过递进式评估,直观反映培训从短期感受到长期价值的转化。 -
考夫曼五层次评估模型
在柯氏基础上扩展,新增“资源获取”和“社会贡献”层级,强调培训对组织资源整合及外部社会效益的影响,适合评估战略性人才培养项目。 -
CIRO评估模型
聚焦“背景—输入—反应—结果”四阶段,注重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和资源投入评估,确保培训设计与企业目标高度匹配,适合诊断型评估场景。 -
CIPP评估模型
覆盖“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全流程,将评估嵌入培训执行环节,实时反馈优化培训方案,适用于需要动态调整的长期培训项目。 -
菲力普斯五级投资回报率模型
在柯氏四级后加入“投资回报率(ROI)”层级,通过成本收益对比量化培训的经济价值,适合需要证明培训财务效益的高投入项目。
选择评估模型时需结合培训目标与资源条件,灵活组合不同层级的评估方法,才能全面捕捉培训的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