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36条管控措施,综合多部门文件及政策要求,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责任体系与理念
-
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坚持"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将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政府主要领导、班子成员及企业"谁主管谁负责",实行"一票否决"和终身追责制度。
-
党政同责与一岗双责
各级政府需履行监管责任,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
二、风险防控与隐患治理
-
风险分级管控
对重大安全风险实施"一票否决",建立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实现一般隐患清零。
-
隐患排查与整改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负责",对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
高危行业重点管控
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等领域的监管,严格审查安全设施。
三、监管与执法
-
严格执法与问责
对瞒报、谎报事故及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的行为依法严查,实行"零容忍"政策。
-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建立事故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异常,严格追究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
安全信息管理
完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隐患、事故数据的实时统计与分析。
四、技术保障与应急管理
-
设备设施维护
定期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测评估,及时更新老化设备。
-
安全技术标准
严把安全技术装备准入关,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
-
应急能力提升
建立综合性应急救援体系,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
五、教育培训与文化营造
-
安全培训体系
实施全员安全教育,新员工必须接受岗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
安全文化培育
通过宣传引导,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企业文化氛围。
以上措施需结合地方实际制定细化方案,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过"1+N"思路推动措施实施,强调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