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工人班前会记录的撰写需遵循规范格式,确保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以下是具体要点:
一、基本结构
-
会议信息
- 包含日期、时间、地点、主持人、记录人及参会人员(需群监员签字确认)。
-
安全情况与交接
- 汇总上一班次的安全问题、隐患处理情况,明确交接事项。
-
当前任务与安全要求
- 详细说明本班次生产任务、设备操作要点及安全注意事项。
-
风险防控与应急预案
- 识别潜在安全风险,制定应对措施;明确紧急情况联系方式及逃生路线。
二、核心内容要点
-
安全问题专项通报
- 由安全主管通报近期事故案例,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
群监员职责强化
- 强调群监员独立监督作用,建议在井下分散作业环境中增设群监岗位,形成多层次安全防护。
-
工作流程与操作规范
- 通过流程图或清单形式,明确各岗位操作步骤及安全确认点,例如班前安全宣誓、设备检查记录等。
三、注意事项
-
记录规范性 :采用统一模板,确保内容条理清晰,避免口头化表述。
-
时效性要求 :班前会后需及时归档记录,便于后续安全分析和责任追溯。
-
针对性调整 :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如设备类型、作业环境)优化内容结构。
通过以上规范,既能保障煤矿生产安全,又能提升安全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