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生产任务、设备检查
露天煤矿班前会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核心部分,旨在提升员工安全意识、明确生产任务及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一、安全教育与风险预控(30-40分钟)
-
规程学习与考核
-
复习当日生产操作规程,要求员工做好笔记并接受抽查提问,对学习不认真者进行严肃考核。
-
结合矿上事故案例,分析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通过“事故案例敲警钟”的方式强化安全意识。
-
-
危险因素分析
-
车间主任或班组长需对当班作业中的不安全因素、易发生事故的行为及环境隐患进行详细分析,并进行安全交底。
-
针对检修作业岗位,重点强调特殊安全措施及风险防控要点。
-
-
安全知识培训
-
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煤矿行业规范及企业安全制度的学习。
-
突出“五必讲”内容:任务、安全、质量、培训及问题处理。
-
二、生产任务与组织安排(15-20分钟)
-
当日生产任务布置
-
明确当班生产目标、工艺流程及质量标准,确保员工知晓作业范围及完成时限。
-
对复杂或关键工序进行重点说明,分解作业步骤及责任人。
-
-
人员分工与协作要求
-
各岗位人员需明确职责,协调配合完成生产任务。
-
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避免因沟通不畅引发安全隐患。
-
三、设备检查与维护(10-15分钟)
-
设备状态检查
-
对采煤机、运输设备、通风系统等关键设备进行开机前检查,确保运行正常。
-
重点检查设备防护装置、安全联锁装置是否有效。
-
-
维护保养计划
-
说明日常维护流程及周期性检修要求,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
对新设备进行操作培训及维护要点说明。
-
四、其他注意事项(5-10分钟)
-
环境与健康提示
-
关注井下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提醒员工采取防护措施。
-
强调防尘、防水等健康安全要求。
-
-
应急响应准备
-
熟悉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疏散路线及应急物资位置。
-
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
总结 :班前会应突出“安全第一、任务明确、设备可靠”三大主题,通过规范流程、强化培训及风险预控,确保员工以安全状态投入生产。不同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侧重点,但需保证核心内容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