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防需注意防暑降温、防蚊虫叮咬、防食物变质、防晒伤及紫外线伤害。高温、潮湿、强光等季节性特点易引发健康风险,需针对性防护,保障安全。
防暑降温:户外活动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及时补充水分(每日饮水量不低于1.5升),穿透气衣物;若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暑症状,需转移至阴凉处降温并就医。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应减少外出。
防蚊虫叮咬:清理家中积水,避免蚊虫滋生;使用含避蚊胺(DEET)的驱蚊剂,或在室内安装纱窗、蚊帐。被叮咬后避免抓挠,可用冰敷或涂抹抗组胺药膏缓解症状。
防食物变质:夏季细菌繁殖快,食物存放需冷藏(冷藏温度≤4℃,冷冻≤-18℃),熟食与生食分开;剩菜加热至75℃以上再食用。出现腹泻、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防晒伤及紫外线防护:选择SPF30以上、PA+++的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搭配遮阳帽、墨镜及长袖衣物遮挡紫外线。户外活动后,用凉水镇静皮肤,涂抹芦荟胶等修复产品。
综合上述措施,通过科学防护可有效降低夏季健康风险。日常需关注天气预警,调整生活习惯,确保安全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