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九类人员是哪些

​脱贫九类人员是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对象,主要包括:脱贫不稳定户、低收入农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多子女家庭、务工不稳定农户、独居无赡养老人户以及因灾因病致贫户。​​ 这些群体因收入脆弱或刚性支出大,需针对性防止返贫。

  1. ​脱贫不稳定户​​:2020年后脱贫且收入持续减少的家庭,尤其整户无劳动力或人均纯收入低于监测标准的农户。
  2. ​低收入农户​​:收入明显下滑或处于当地监测线以下的家庭,需动态关注其经济波动。
  3. ​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如单人户等特殊困难家庭,缺乏稳定生活保障。
  4. ​农村低保对象​​:近两年新申请或整户无劳动力的低保家庭,抗风险能力弱。
  5. ​残疾人家庭​​:新致残或重度残疾成员的家庭,医疗和照护负担较重。
  6. ​多子女家庭​​:非义务教育阶段子女较多的农户,教育支出压力大。
  7. ​务工不稳定农户​​:依赖临时性务工且收入占比高的家庭,易受就业市场冲击。
  8. ​独居无赡养老人户​​:子女无能力或拒绝履行赡养义务的老年群体。
  9. ​突发困难户​​:因疾病、灾害、意外等导致大额支出或收入骤减的农户。

精准识别和帮扶这九类人员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需结合动态监测与综合救助政策,确保帮扶资源真正惠及急需群体。

本文《脱贫九类人员是哪些》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60428.html

相关推荐

农村九类人员是哪九类

农村九类人员是指在我国乡村振兴及脱贫攻坚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九类特殊群体,具体包括‌低保户、特困人员、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脱贫不稳定户、留守老人、留守儿童 ‌。这些群体因面临生活、健康、教育等多重困难,被纳入重点帮扶范围。 ‌低保户 ‌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需政府发放补助维持基本生活,覆盖因疾病、残疾或劳动力缺失导致的贫困家庭。

2025-05-08 资格考试

扶贫九类人群是哪九类

扶贫九类人群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脱贫户 :特别是2020年脱贫、整户无劳动力、近三年家庭人均纯收入持续减少的脱贫户。 2021年家庭人均纯收入较低和明显减少的农户 :特别是收入在当地监测范围内的农户。 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 :特别是单人户等特殊困难家庭。 农村低保对象 :特别是整户无劳动力、近两年新识别和申请低保的农户。 农村残疾人家庭 :特别是新致残和重度残疾人家庭。

2025-05-08 资格考试

扶贫十类人员是哪十类

扶贫十类人员是指在国家扶贫政策中特别关注的十类重点帮扶对象 ,他们分别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残疾人、重度残疾人、贫困老年人、贫困儿童、贫困妇女和贫困大学生。这些人员在扶贫工作中被列为优先帮扶对象,以确保扶贫资源的精准投放和有效利用。 建档立卡贫困户 是扶贫工作的核心对象,他们通过详细的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被纳入扶贫信息系统,享受精准的扶贫政策支持。这些家庭通常面临收入低

2025-05-08 资格考试

安全教育的主要三个内容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预防和应对社会安全、公共卫生、意外伤害等六大模块,同时涵盖网络、信息安全、自然灾害等方面。 1. 社会安全 社会安全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和应对社会环境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如欺凌、暴力、恐怖主义等。通过教育,学生可以学会识别潜在危险,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2. 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对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的认识,包括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控

2025-05-08 资格考试

安全教育有哪三个层面

​​安全教育的三个核心层面包括:认知层面的知识普及、行为层面的技能训练以及意识层面的价值观培养。​ ​ 这三者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个体应对风险的综合能力,是提升个人和社会安全水平的基础框架。 ​​认知层面​ ​:通过系统化的知识传递,帮助人们识别常见危险源(如交通隐患、自然灾害等),理解安全法规和应急流程。例如,学习火灾分类、报警电话使用等基础常识,为后续实践打下理论基础。 ​​行为层面​ ​

2025-05-08 资格考试

安全教育的种类包括哪几种

​​安全教育的种类主要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用电安全、实验及社会实践安全、体育运动安全、网络安全、劳动及日常生活安全等九大类​ ​,涵盖从基础防范到紧急自救的全方位知识体系。不同场景和年龄段需针对性开展教育,​​核心目标是培养安全意识、掌握防护技能、提升应急能力​ ​。 ​​交通安全教育​ ​:普及交通规则、危险识别及避险方法,尤其针对学生上下学等高频场景。 ​​消防安全教育​

2025-05-08 资格考试

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哪三方面

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三方面: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心理健康安全 。这三方面构成了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旨在全面提升个人和群体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人身安全 是安全教育的首要关注点。它涵盖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物理性威胁,例如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意外伤害等。通过学习急救知识、掌握逃生技能以及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个人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例如,在学校和社区中定期进行消防演习

2025-05-08 资格考试

安全教育有哪些方面

安全教育是提升个人和社会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途径,涵盖生命健康、日常活动、自然灾害、社会公德及网络安全等核心领域 。以下是主要方面的具体展开: 生命安全教育 包括防火、防盗、防溺水等基础生存技能,强调应急处理与事故预防,如正确使用灭火器或避开交通事故高发场景。 日常生活安全 涉及饮食卫生、家电使用(如防触电)、燃气安全等家庭场景,以及劳动中的工具规范操作,避免割伤、烫伤等意外。 自然灾害应对

2025-05-08 资格考试

教育内容包括哪三方面

​​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 ​,分别对应道德品质培养、知识技能学习和身体素质发展,三者共同构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石。 ​​德育​ ​是教育的灵魂,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尊重他人并遵守社会规范。 ​​智育​ ​是教育的核心,涵盖语言、数学、科学等学科知识的传授,旨在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文化素养

2025-05-08 资格考试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有

安全生产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从业人员需熟悉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掌握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依法操作,保障安全。 2. 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从业人员需接受岗位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3. 安全生产责任制 明确各级领导

2025-05-08 资格考试

九类人员是什么人

九类人员是指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特定群体 ,主要包括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农转非”人员、三峡库区移民、残疾人、城乡退役士兵、文化创意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这些人群在创业或就业时可享受专项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旨在促进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 大中专毕业生 :涵盖未就业的全日制中专至研究生学历者,以及持有职业技能证书的职教生,政策助力其创业或职业过渡。 下岗失业人员

2025-05-08 资格考试

扶贫三类人员指什么

​​扶贫三类人员是指国家为防止返贫致贫重点监测的三类群体,包括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 ​。​​核心差异在于收入水平、风险来源及帮扶措施​ ​:脱贫不稳定户是已脱贫但收入低于监测线且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边缘易致贫户是未脱贫但收入低于监测线且易致贫的一般农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则因突发事件导致刚性支出骤增或收入骤减,即使收入高于监测线仍需帮扶。 ​​脱贫不稳定户​ ​

2025-05-08 资格考试

扶贫九类人员是指哪九类人群呢

根据权威信息,扶贫九类人员通常指社会救助领域的九类困难群体,具体如下: 最低生活保障家庭 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标准,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 特困人员 包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或扶养义务人的人群。 低收入家庭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收入标准,存在生活困难。 支出型贫困家庭 因疾病、教育、住房等刚性支出过大导致收入无法覆盖基本生活需求。 受灾人员

2025-05-08 资格考试

农村九类人群是哪九类

农村九类人群通常是指国家政策或地方文件中明确分类的农村特定群体,这些群体因收入水平、职业特征或特殊需求而受到关注和支持。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其政策意义的分点说明: 1. 高素质农民 高素质农民是指接受过农业职业教育或具备现代农业技能的农民。这类人群是国家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培训,他们能够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2. 进城农民工

2025-05-08 资格考试

扶贫七类人员是指哪七类

扶贫七类人员是指国家在精准扶贫政策中特别关注的七类重点帮扶对象,具体包括 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贫困户、重病户、贫困学生家庭、贫困退伍军人和贫困归侨侨眷**。这些群体由于各种原因在经济上处于弱势地位,需要通过精准帮扶措施来改善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 低保户 是指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这类家庭通常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困难,需要通过低保金和其他社会救助措施来维持基本生活。

2025-05-08 资格考试

乡村振兴九类人群是哪九类

​​乡村振兴重点关注的九类人群包括脱贫户、低收入农户、特困人员、低保家庭、残疾人家庭、多子女家庭、务工不稳定农户、独居老人户以及因灾因病致贫户​ ​。这些群体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的核心对象,也是政策帮扶资源倾斜的重点方向。 ​​脱贫户​ ​:特别是2020年脱贫、整户无劳动力或收入持续减少的家庭,需巩固脱贫成果。 ​​低收入农户​ ​:收入低于当地监测标准或近年收入明显缩减的农户,纳入动态帮扶范围

2025-05-08 资格考试

脱贫户及三类人员指的哪三类

脱贫户及三类人员中的“三类人员”主要指‌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 ‌。这三类群体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点监测对象,通过动态排查和精准帮扶防止返贫致贫,确保脱贫成效可持续。 ‌脱贫不稳定户 ‌ 脱贫不稳定户指已实现脱贫但基础较薄弱的家庭,因收入不稳定、抗风险能力弱,存在较高返贫风险。这类人群通常通过就业扶持、产业分红、教育医疗补贴等措施巩固成果,确保收入稳定超过脱贫标准线。

2025-05-08 资格考试

农村四类人员是哪四类人

​​农村四类人员是指国家重点帮扶的困难群体,具体包括农村低保户、住危房的贫困户、五保户和重度残疾人​ ​。这些群体因收入极低、住房安全隐患、缺乏劳动能力或重大疾病致贫,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覆盖对象。 ​​农村低保户​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如2023年农村低保年标准5580元),且财产状况符合规定。根据困难程度分为四类:一类为完全无劳动力家庭,二类为部分丧失劳动力家庭

2025-05-08 资格考试

贫困人口四类人员是指哪些

贫困人口四类人员是指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特困人员以及贫困残疾人 ,这些群体是当前中国扶贫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识别和帮扶这四类人员对于实现全面脱贫目标至关重要。以下是对这四类人员的具体介绍: 1.建档立卡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指已经通过国家扶贫信息系统登记在册的贫困家庭。这些家庭通常经过严格的识别程序,包括家庭收入、财产状况、劳动力情况等多方面的评估。建档立卡制度确保了扶贫资源的精准投放

2025-05-08 资格考试

建筑四类人员是指哪四类人

建筑四类人员是指在建筑行业中承担不同职责的核心人员,具体包括以下四类: 注册执业人员(建造师) 分为一级建造师(10个专业)和二级建造师(6个专业),负责项目整体规划、组织与管理,需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 技术职称人员 指中级及以上职称人员(如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需通过市级以上人事部门评审。申报时需提供初级职称、年限、学时、业绩证明等材料,业绩需在相关部门备案。 现场管理人员

2025-05-08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