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分录的借贷方向根据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原则确定,关键是通过科目性质(如资产类借方增加、负债类贷方增加)和业务类型(如收入增加记贷方)综合判断。
-
科目性质决定基础方向
- 资产类科目:借方表示增加(如现金存入),贷方表示减少(如现金支出)。
-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类科目:贷方表示增加(如借款到账),借方表示减少(如偿还债务)。
- 收入类科目:贷方记录增加(如销售收入),借方记录结转或减少。
- 费用类科目:借方记录发生(如支付租金),贷方记录结转。
-
业务场景具体分析
- 购买资产:借记资产科目(如固定资产),贷记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
- 偿还负债:借记应付账款,贷记现金或银行存款。
- 收入确认:贷记主营业务收入,借记应收账款或现金。
-
特殊情形与例外
- 备抵科目(如累计折旧):与主科目方向相反,资产减少记贷方。
- 损益结转:期末将收入、费用余额通过借贷反向结转至本年利润。
总结:借贷方向需结合科目属性和业务实质,通过会计等式平衡验证。日常可通过T型账户辅助理解,多练习典型分录巩固判断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