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卫公厕日常保洁记录的撰写需要规范、详细且具有时效性,以下是具体记录的要点和模板示例:
一、记录表格结构
-
基本信息栏
包含公厕位置、管理员姓名、主管姓名及日期等基础信息。
-
保洁时段与频次
按日划分早晚两次保洁时间,记录每次保洁完成情况(如7:00、15:30等)。
-
清洁项目检查
针对便池、地面、洗手台、镜面等关键区域,记录清洁状态(如无污渍、无积水、水龙头正常等)。
-
设施设备检查
检查冲水设施、水龙头、照明等是否正常,记录异常情况(如漏水、损坏等)。
-
卷纸盒与用品补充
标注卷纸盒是否补充纸张,其他清洁用品(如清洁用具)是否齐全。
二、填写规范
-
时间标注
采用24小时制,精确到分钟,例如7:15表示7点15分完成保洁。
-
完成情况标识
-
完成清洁:在对应项目后打“√”;
-
未完成:留空或打“×”,并注明原因(如设备故障、突发情况)。
-
-
异常情况处理
发现问题需立即记录,并采取临时措施(如清理积水、维修设施),后续跟进处理进度。
三、示例模板
公厕位置 | 管理员 | 日期 | 时段 | 项目检查 | 设备状态 | 卷纸盒补充 | 备注 |
---|---|---|---|---|---|---|---|
车站公厕 | 张三 | 2025-04-08 | 7:00-7:30 | 便池、地面、镜面 | 无渗漏、无划痕 | 已补充 | 高峰期加强保洁 |
城市公厕 | 李四 | 2025-04-08 | 15:30-16:00 | 地面、洗手台 | 无积水、水龙头正常 | 未补充 | 需增加清洁频次 |
四、注意事项
-
定期检查与培训
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保洁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确保清洁标准。
-
数据统计与分析
通过记录分析清洁频次与投诉率的关系,优化保洁计划。
-
多方监督机制
结合公司检查、市民反馈等多维度监督,提升公厕管理水平。
通过规范记录,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还能为公厕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升公共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