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财务制度管理方案需围绕预算管理、收支控制、资产管理等核心环节构建,确保资金使用合规高效。以下是具体方案:
一、预算管理
-
编制原则
遵循“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原则,结合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收支情况科学编制预算。
-
审批流程
-
月度计划需校务会议审批后执行;
-
固定资产大额支出(3000元以上或总造价1万元)需专项说明并事前申请;
-
重大开支经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法人代表签字。
-
二、收支控制
-
审批制度
实行“一支笔”审批与分级审批相结合,日常开支由分管校长审批,大额支出由校务会议集体决策。
-
资金监管
-
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禁止坐支现金、白条抵账;
-
财务机构与档案管理、物资保管岗位分离,防止职务冲突。
-
三、资产管理
-
登记与盘点
建立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登记制度,定期盘点实物资产,确保账实相符。
-
使用规范
固定资产购建需专项说明,日常维修费用需事前申请。
四、监督与审计
-
内部监督
校务会议是最高决策机构,教代会负责审议监督;财务部门定期检查资金使用合规性。
-
外部审计
每年委托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向教职工公开审计结果。
五、制度保障
-
人员要求
财会人员需具备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
-
违规处理
严禁私设“小金库”、违规收费或挪用资金,对违规行为进行追责。
通过以上方案,可构建科学、规范的学校财务管理体系,保障教育经费合理使用,提升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