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财务管理制度汇编是规范教育资金使用、保障收支透明的核心文件,其核心价值在于 专款专用、集体决策、透明公开 三大原则。通过科学的预算编制、严格的审批流程和动态监督机制,确保教育经费高效服务于教学需求,同时规避财务风险。
-
预算与收支两条线
每学期需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实行“收支分离”管理。收入必须及时缴存,支出需按预算执行,严禁坐收坐支或挪用专项资金。大宗采购(如500元以上)需集体研究,确保资金使用合规。 -
审批与责任追溯
所有开支需经校长及主管领导联签审批,附经手人、验收人签字。差旅费、招待费需严格按标准执行(如每人次不超过20元),超支需说明理由。违规行为(如乱收费、举债签单)将追责到人。 -
透明化与民主监督
财务账目需日清月结,定期向教职工公开收支明细。超过1000元的支出须经领导班子讨论,5000元以上项目需上级审批。推行“联签制”,由校长、经办人及理财小组共同签字核销单据。 -
风险防控与结余管理
严禁赤字运行,年末需保留结余资金用于办学条件改善。现金周转限额(如5000元)、个人借款备查登记等措施保障资金安全,同时优化膳食收费、招生统计等日常流程。
提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定期审查流程漏洞、结合数字化工具(如电子审批系统)可进一步提升效率,而教职工的广泛参与是杜绝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