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录取通知书出售属于违法行为,具体法律后果如下:
一、核心结论
买卖录取通知书的行为可能构成 冒名顶替罪 或 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 ,具体量刑需结合情节判断。
二、法律分析
-
刑事责任
-
冒名顶替罪 :若涉及盗用他人身份顶替入学资格,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罚金。
-
伪造/买卖证件罪 :若存在伪造、变造录取通知书或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行为,可处治安管理处罚(拘留+罚款)或刑事处罚(最高3年有期徒刑)。
-
-
从重处罚情形
- 组织、指使他人实施上述行为的,将依照相应规定从重处罚。
三、其他后果
-
考生本人责任 :若考生主动出售录取通知书,可能面临取消学籍等处罚。
-
购买者风险 :购买者若用于诈骗等违法活动,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建议
-
避免参与 :明确该行为违法性,切勿尝试转卖。
-
**途径 :若遭遇冒名顶替,可向教育考试院或公安机关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