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大一安全委员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校园安全的重要性,通过隐患排查、宣传教育、应急演练等工作,不仅提升了自身责任感,更带动班级形成“人人重安全”的氛围。
-
隐患排查与整改
定期检查教室电器、消防通道等设施,发现线路老化或通道堆放杂物等问题后,第一时间上报学校后勤部门并跟进解决。例如,曾协调更换破损插座3处,清理楼道障碍物2次,从源头消除事故风险。 -
安全宣传与意识培养
通过班会播放警示案例、分享安全手册,重点普及防火、防诈骗知识。针对新生常见问题(如宿舍用电、网络诈骗),制作简明图文指南,班级同学安全意识显著提高,全年无安全事件发生。 -
应急演练与协作能力
组织2次消防疏散演练,模拟突发火情时的人员撤离和灭火器使用。初期部分同学态度敷衍,但通过分组竞赛形式提升参与度,最终全员能在90秒内有序撤离至指定地点。 -
班级管理与沟通技巧
建立“安全反馈群”收集建议,如增设宿舍急救包、雨天防滑提示等。同时与其他班委合作,在活动中优先考虑安全预案(如户外活动选址、医疗备用方案),增强团队协作效率。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安全委员不仅是监督者,更是服务者。主动发现隐患、创新宣传方式、强化应急能力是保障校园安全的核心,而同学们的信任与配合则是工作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