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是中国革命浪潮汹涌澎湃的一年,中国***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五卅运动掀起反帝高潮,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力量空前团结。这一年,孙中山逝世引发全国性悼念活动,工农运动与民族革命交织,奠定了大革命的基础。
-
中共四大提出革命领导权问题:1月在上海秘密举行的会议首次明确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地位,强调工农联盟,并决定加强党组织建设,将支部作为基本单位。会议为后续革命高潮提供了理论指导。
-
五卅运动点燃全国反帝怒火:5月30日,上海租界英国巡捕枪杀**群众,造成13人死亡。中共中央迅速组织**、罢课、罢市,全国约1700万人响应,形成“打倒帝国主义”的全民抗争浪潮,持续数月的省港大**更成为工人运动史上历时最长的政治**。
-
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5月广州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联合54万工人,选举林伟民为委员长,实现全国工会统一领导。同期广东省农民代表大会举行,工农联合态势加速形成。
-
孙中山逝世与革命精神传承:3月12日孙中山病逝后,国共两党联合发起大规模悼念活动,其“唤起民众”的遗嘱广泛传播,推动革命宣传深入民间。
-
土地革命与阶级分析理论萌芽: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首次提出“耕地农有”,12月***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明确无产阶级领导权,为农村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这一年,从城市工人**到农村土地问题探索,从反帝斗争到党组织建设,1925年以血与火的抗争书写了中国革命从理论到实践的关键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