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通知书可以拆开,但建议由本人亲自拆封以尊重孩子的仪式感和成长意义。虽然法律上未禁止家长代拆,但这份文件承载着孩子寒窗十二年的成果,是人生重要里程碑的象征。关键亮点:①拆封权本质是尊重问题,家长应优先征询孩子意见;②部分高校明确要求本人签收,拆封需核对材料完整性;③仪式感缺失可能成为孩子的长期遗憾。
从物流规范看,录取通知书通常通过EMS寄送,原则上需本人凭身份证签收。若代收,快递员会核对代收人及考生双方证件信息。拆封时需注意内附材料是否齐全,包括入学须知、银行卡等,但切勿损坏通知书原件以免影响入学注册。
心理层面,拆封行为具有强烈象征意义。许多考生将亲手拆封视为奋斗成果的“验收仪式”,家长代拆可能削弱孩子的成就体验。案例显示,部分考生因家长未经同意拆封产生失落感,甚至影响家庭沟通;而共同拆封的家庭往往能强化喜悦共享。
从安全角度,拆封后应立即核对录取信息真伪,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官网验证学校及专业是否与填报一致。同时检查校长签名、学校公章等防伪标识,避免被虚假通知书欺骗。
拆封虽是简单动作,却关乎尊重与成长。建议家长即使代收也尽量等待孩子归来,或通过视频连线共同见证这一刻。若需提前拆封,务必与孩子充分沟通,将“拆封权”转化为家庭情感的升温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