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辛县在1965年建县前,长期分属安徽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管辖,其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胡子国、州来国等古诸侯国地,因地处西淝河流域,别称“黄湖”“文州”。
-
先秦至秦汉时期
利辛地域最早属胡子国、州来国,后为楚国领地。秦朝划归汝阴县、下蔡县,汉代增设城父县、山桑县后,分属四县管辖,奠定后世行政区划基础。 -
隋唐至明清演变
隋唐恢复城父县、蒙城县(原山桑县),利辛地区仍分属周边数县。清代雍正年间阜阳县设立后,利辛分属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此格局延续至民国。 -
1965年建县关键
为优化行政管理,1965年5月1日国务院批准析出阜阳、涡阳、蒙城、凤台四县的10个区(如王人、阚疃、望疃等),合并成立利辛县,县名源自古代驿站“利现铺”的谐音。
如今,利辛作为亳州市辖县,融合了四县文化,西淝河与“文州”等历史别称见证其多元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