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和亳州的行政划分经历了多次调整,关键时间节点为:1998年亳州从阜阳划出由安徽省直辖,2000年正式设立地级亳州市并管辖涡阳、蒙城、利辛三县。
-
历史渊源
阜阳与亳州在明代曾合并为颍州府,清代延续这一区划。新中国成立后,亳州长期作为阜阳地区下辖的县级单位(亳县),1986年撤县设县级市,仍属阜阳管辖。 -
划出过程
1996年阜阳撤地设市(地级市),亳州作为县级市暂由其代管。1998年2月,亳州脱离阜阳,升格为省直辖副地级市;2000年5月,国务院批复设立地级亳州市,原属阜阳的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形成现今区划格局。 -
调整原因
阜阳原辖区过大(含8县3区),管理难度高;亳州凭借历史文化地位(“三朝古都”)、区位优势(皖豫交界)及产业基础(药材、酿酒),具备独立发展条件。此次划分优化了皖北行政管理布局。
总结:阜阳与亳州的划分是安徽行政区划改革的重要一步,既缓解了阜阳的管理压力,也推动了亳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