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阜阳经济排名稳居安徽第四,全国百强地位持续巩固,装备制造、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核心增长极。一季度GDP达909.9亿元,增速6.6%与合肥并列全省第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全省第二,展现出强劲的消费活力与产业升级潜力。
分点论述:
- 全省排名与增速亮点:阜阳2025年一季度GDP总量排名安徽第四,仅次于合肥、芜湖、滁州。实际增速6.6%与合肥持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9.6%,拉动规上工业增长显著。
- 全国位次提升:2024年阜阳全国城市排名第93位,较2023年上升6位,经济总量突破3500亿元。2025年延续上升势头,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效应凸显,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产值合计超3000亿元。
- 产业与创新协同:构建“6849”产业布局,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600亿元,高端绿色食品产业1400亿元。安徽高等研究院阜阳分院培养“双一流”博士,省级以上研发平台344家,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加速成果转化。
- 交通与消费双驱动:阜淮城际铁路、国际物流港等项目推进,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地位强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50亿元(全省第二),文旅收入320亿元,全年游客目标4300万人次。
- 县域经济差异化发展:颍东区以6.02%增速领跑全市,太和县工业基础扎实但需突破增速瓶颈,颍州区作为政治文化中心保持稳健增长,区域协同仍需加强。
阜阳经济已进入量质齐升阶段,皖北中心城市能级持续提升。下一步需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县域均衡发展及长三角一体化红利,巩固全国百强位次并向更高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