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县古代遗址是淮河流域史前文明的重要见证,距今72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商周古城遗址群及汉代侯国遗迹构成其核心价值。这里不仅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等史前生产工具,更以沈子国古城、岗上遗址等多层文化堆积展现了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的连续文明演进,填补了皖西北考古空白。
临泉县的王新庄遗址是淮河流域迄今发现的最早村落之一,陶器与石器组合证实了6500年前先民的农耕渔猎生活;宫庄遗址则揭示了大汶口文化早期与龙山文化的三阶段叠压关系,为研究中原与海岱文化交融提供关键线索。沈子国古城址保存完好的夯土城墙与护城河,印证了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国格局,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和战国楚式鼎更凸显其政治地位。岗上遗址的商周墓葬区与汉代侯国窖址共存,罕见地串联起夏商周至东汉的地方行政变迁,其中卜骨与陶拍等文物反映了早期占卜与手工业技术。
探访这些遗址时,建议结合流鞍河、泉河等自然水系理解古人择居智慧,同时关注省级文保单位的保护现状。临泉的古代遗址不仅是考古学家的“地下图书馆”,更是公众触摸中华文明源流的活态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