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器、陶器、骨器
临泉老古堆(又称沈子墓)是安徽临泉县重要的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文化遗址,出土文物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石器工具
-
生产工具类
出土石斧、石锛、石刀、蚌镰等,用于农业生产和日常劳作。
-
武器与生活工具
包括骨针、骨鱼钩、骨箭头等,反映当时生产与生活需求。
二、陶器器皿
-
生活用陶器
陶纺轮、陶鼎足、陶鬲足、盆口沿等,用于烹饪、储存等生活场景。
-
礼制器皿
侧扁舌形和窄侧形陶鼎足、缕孔灰陶豆等,可能与宗教或礼仪活动相关。
三、骨器与玉器
-
骨器
骨刀、骨鱼叉等,进一步印证当时狩猎与生产技术水平。
-
玉器
少量玉器碎片,可能与宗教或权力象征有关。
四、遗址特征
-
地理位置 :位于临泉县城西1千米处,流鞍河南岸,呈东西向椭圆形高台,面积1500平方米,文化层厚度12米。
-
历史分期 :属于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代,距今约3000-2700年。
-
保护与开发 :1981年被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正规划为姜子牙公园,但开发进度较慢。
五、传说与考古争议
传说称此处为春秋时期沈子墓,但考古学家通过陶器碎片和石器类型认定其为新石器时代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