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近年来在医保方面持续出台惠民政策,关键亮点包括:医保药品目录持续更新扩容、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服务范围扩大、医保综合保障水平提升,参保人就医减负效果显著。
参保人在医保方面的核心保障持续提升。国家医保局通过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纳入更多新药好药,2024年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罕见病等关键领域,目录内药品总数达3088种,且通过谈判降价为患者累计减负超7000亿元,2025年新版目录预计再减负500亿元。医保报销范围持续扩大,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费用已实现跨省直接结算县域覆盖,近期更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5类疾病,全国所有地区均可实现10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的跨省直接结算,切实便利异地就医患者。医保参保激励机制逐步完善,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可家庭共济为亲属缴纳居民医保,2024年10月此类共济缴费额已达27.51亿元,多地参保缴费期明确提示连续参保的重要性,以保障长期待遇连续性。
长期护理保险与辅助生殖支持并行推进,国家医保局试点覆盖49个城市、1.8亿人,将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20省份医保,针对重特大疾病建立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梯次减负体系,参保人自付超1.5万元部分自动启动大病保险分担,2024年居民医保住院报销比例稳定在70%左右,职工医保更达80%。动态调整机制确保药品保障精准,目录“每年一调”结合临床需求优先纳入新机制新药,同时通过战略购买引导新药降价50%以上,从“贵族药”到“平民价”显著减轻用药负担。目前医保覆盖超13亿人群,基本形成“小病门诊、大病住院、重病救助”的全链条保障网络,参保人可通过医保团购机制持续享受药品耗材价格优化红利。
建议参保人关注本地集中缴费窗口期,通过家庭账户共济尽早完成居民医保续缴,及时对接门诊慢特病跨省报销服务,以长期参保确保待遇稳定衔接。政策动态调整将常态化落地,健康权益保障力度及范围将持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