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即使强制执行期已经过了两年,申请人仍然有可能再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以下是相关法律规定和可能的情况:
- 不受执行时效限制的情形 :
-
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
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
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不受2年申请执行时效限制。
- 申请执行终结后再次申请 :
- 申请执行终结后,再次申请执行不受2年申请执行时效期间限制。
- 法院不主动适用执行时效 :
- 司法实践中的共识为:执行时效如诉讼时效一样,法院不宜主动适用。
- 被执行人提出异议的情况 :
- 如果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时效期间提出异议,且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就会裁定不予执行。
- 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 :
- 如果申请人在超过2年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后才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法院可能会依据具体状况来决定是否恢复执行。
综上所述,虽然在一般情况下,申请强制执行的时效期间为两年,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申请人仍然有机会再次申请强制执行。这些特殊情况包括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申请执行终结后再次申请、以及法院不主动适用执行时效等。因此,建议在遇到这些情况时,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向法院咨询以获取更准确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