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寒假前安全教育应围绕交通安全、居家隐患排查、防拐骗技巧、饮食卫生管理、应急事件处理五大核心内容展开。通过情景模拟、儿歌口诀等符合幼儿认知的方式强化记忆,重点培养孩子识别危险源的能力和基础自救技能,同时需家长与园方建立双向监督机制。
-
交通安全立体化教学
采用红绿灯模拟游戏、卡通斑马线贴纸等教具,教会幼儿“红灯停绿灯行”“抓紧扶手不探头”等基础规则。强调冬季道路结冰时避开井盖、不在车边玩耍等细节,结合《安全过马路》手指操加深肌肉记忆。需特别提醒家长避免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乘车时务必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
居家风险可视化排查
制作家庭安全清单图画本,指导幼儿识别插座孔、热水壶、刀具等危险物品,建立“三不原则”:不触碰电器插头、不攀爬窗台、不玩打火机。通过《小手指不插孔》动画片演示触电危害,用温度贴纸标注55℃以上危险区域,培养孩子主动远离热源的习惯。 -
防拐骗情景实战演练
设计“陌生人送玩具”“冒充父母同事”等剧本游戏,训练孩子牢记家庭信息背诵口诀(如“妈妈电话138-xxxx-5678”),掌握“大声呼救”“跑向穿制服人员”等应对技巧。发放防走失徽章,内置防水信息卡填写紧急联系人,要求家长定期检查孩子记忆准确度。 -
饮食安全全流程管控
开展“食物探险家”主题活动,用显微镜观察变质食物霉菌,建立“三看三闻”原则:看保质期、看包装完整性、看颜色是否异常,闻酸味、闻霉味、闻刺鼻味。制作过敏源识别卡,标注花生、海鲜等常见致敏物图案,培养特殊体质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
应急处理场景模拟
组织消防逃生演练时使用无害烟雾模拟器,教会幼儿湿毛巾折叠法、匍匐前进技巧。设置“迷路怎么办”实景训练,在园区不同区域设立安全岛标识,配备可拨通值班室的卡通电话机。通过《小熊找妈妈》绘本教学,强化“原地等待”和“求助工作人员”的行为模式。
教育实施后需发放《寒假安全打卡表》,要求家长记录孩子每日安全行为(如检查门窗是否反锁、模拟拨打紧急电话等),开学后回收分析薄弱环节。建议教师每周推送2-3条情景式安全提醒短视频,保持教育连续性,真正实现“安全意识不放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