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九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是兵团系统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和生态建设示范区。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介绍:
一、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地理位置
四十九团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西缘,北接天山,西连帕米尔高原,东靠塔克拉玛干沙漠,南依喀喇昆仑山脉,是连接新疆南北的重要枢纽。
-
气候条件
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全年平均气温12.1℃,年均无霜期225天,年降水量56.7毫米,光照充足且蒸发强烈。
-
地形与资源
四面环山,三面环水,境内有马扎山、小海子水库、永安坝水库等水利设施,耕地面积1.3万公顷,林地覆盖10.6%,盛产棉花、红枣、苹果、油桃、香梨等农产品,同时拥有野生药用植物(如枸杞、甘草)和野生动物(如狐狸、蜥蜴)。
二、历史沿革与发展
-
成立与早期发展
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四师十二团三营且迪塔格生产基地,1958年成立巴楚二农场,1969年改为四十九团,隶属农三师管理。
-
行政调整与现代化进程
1975年农三师撤销后,四十九团曾隶属喀什地区农垦局,2002年划归图木舒克市管理,2012年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四十九团。2020年海安镇获批设立,2021年正式挂牌。
-
基础设施与人口
四镇合一管理体制下,团部驻海安镇,下辖20个农业连队、4个社区、6个事业单位,年末常住人口1.8万人,在岗职工3804人,交通网络完善。
三、经济与产业
-
农业主导地位
以棉花、粮食、林果业为主,202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3万公顷,其中棉花8239公顷,粮食3990公顷,特色作物1038公顷。
-
生态与旅游资源
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古树名木保护率100%,拥有唐王城旅游景区等旅游资源,2023年获“兵团园林城镇”“全国最美驿站”等称号。
四、社会与文化
-
组织架构
共有基层党组织32个,其中农业一线党支部18个,涵盖工业、文卫、园林等14个领域。
-
荣誉与成就
多次获评“兵团文明团镇”“自治区乡村振兴先进集体”等称号,2023年还入选“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
四十九团是新疆兵团系统在生态保护、农业现代化和民族团结方面表现突出的典型,兼具生态宜居与产业支撑的双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