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安全生产是企业全年安全管理的重点时段,需重点关注高温防暑、用电安全、防雷防汛、危险品管理四大核心风险。 高温易引发中暑、设备故障及火灾爆炸,暴雨雷电则可能造成触电、洪涝等次生灾害。企业需通过科学排班、设备巡检、应急预案等系统性措施,构建季节性安全防线。
-
科学应对高温风险
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避开10:00-16:00高温时段,实行“早开工晚收工”弹性作息;配备防暑药品、清凉饮料及通风降温设备,对高温岗位每2小时轮换休息。特种作业必须穿戴绝缘防护装备,高空作业需双重保险带固定。 -
强化用电安全管理
全面检查线路老化、过载及接地装置,配电箱加装防雨罩;临时用电须审批并设置漏电保护器。雷雨天气前关闭非必要电源,重点设备配置防雷模块。粉尘车间需使用防爆电器,每日清理积尘。 -
防范极端天气灾害
提前疏通排水管道,仓库垫高30cm以上防洪;雷暴时禁止树下/金属构筑物旁停留,塔吊等高空设备降至安全高度。储备沙袋、抽水泵等防汛物资,建立24小时应急值班制度。 -
严格危险品动态管控
易燃易爆品存放量不超过24小时用量,仓库保持通风并远离明火;有毒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作业前检测空间气体浓度。废弃化学品按特性分类处置,严禁混放引发反应。 -
构建全员应急能力
每月开展防中暑、消防疏散、化学品泄漏演练,确保员工掌握心肺复苏、灭火器使用等技能。设置中暑急救室,与最近医院建立绿色通道,关键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夏季安全管理的本质是将季节性风险纳入常态化管控。通过“风险预判-过程监控-应急兜底”三级防御体系,既能保障员工健康权益,也能避免生产中断带来的经济损失。建议企业结合《高温天气作业管理办法》等法规,动态优化本单位的夏季安全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