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主要涉及政策执行、管理协调、资源利用及安全隐患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政策执行与监管风险
-
历史遗留问题复杂
部分农村存在“一户多宅”“超标准占用”“建新不拆旧”等问题,因缺乏规划、权属不清导致纠纷频发,且涉及宅基地与耕地的界限模糊。
-
部门职责不清
宅基地管理涉及农业、国土、规划等多部门,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导致政策落实困难。
-
监管措施滞后
现行制度对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产权缺乏登记,征地拆迁补偿时易引发纠纷;配套政策如“占补平衡”缺乏操作性。
二、资源利用与规划风险
-
耕地被违规占用
部分农户通过买卖、赠与等方式获取宅基地,形成隐性市场,甚至侵占永久基本农田建设住宅,威胁耕地红线。
-
布局混乱与空心化
农民建房缺乏统一规划,导致宅基地布局杂乱、空心村增多,资源浪费严重。
三、安全隐患
-
地质灾害隐患
部分宅基地位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如山区、坝区等,存在滑坡、崩塌等风险,需加强排查整治。
-
违规建筑拆除困难
超占面积的违法建筑因涉及财产损失,易引发暴力抗法现象,执法难度大。
四、管理效率风险
-
审批流程繁琐
部分乡镇存在“五率”(资格预审完成率、批准书办结率等)不达标问题,审批效率低下,需优化系统实现自动预警。
总结 :宅基地管理需强化政策执行、协调部门职责、完善监管措施,同时注重资源合理利用和安全隐患排查,以保障农村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民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