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实景课堂展现中华文明的璀璨与科技创新的活力,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节目融合甲骨文、人工智能、雪豹栖息地等多元内容,传递了文化自信、科技自立、生态保护三大核心价值,为新时代青少年树立了“强国复兴有我”的使命担当。
-
文化根脉的传承与创新
从殷墟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演变,节目以文字为纽带揭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甲骨文专家黄德宽解读的“一字一世界”理念,凸显汉字作为文化基因的独特魅力,而安阳文化寻根之旅则强调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的教育意义,引导青少年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筑牢文化根基。 -
科技自立的生动实践
深中通道、嫦娥六号等“中国名片”彰显国家工程实力,通用人工智能体“通通”的亮相更体现前沿突破。航天员王亚平分享的“从飞行员到太空教师”的追梦故事,印证“从0到1”的自主创新精神,呼应党的二十大“科技自立自强”的号召,为青少年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
生态与发展的和谐共生
青海雪豹栖息地的镜头展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传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节目将生态保护与月球探测并列,暗示人与自然、地球与宇宙的共生关系,培养青少年“天人合一”的全局观。 -
家校社协同的育人新范式
多地实景课堂打破传统教育边界,科学家、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形成“言传+身教”的立体课堂。如成都校长周晓玲提出的“未来教育”理念,强调创新思维、信息素养等核心能力,推动教育从知识灌输向素质培养转型。
这堂“开学第一课”不仅是视听盛宴,更是一次价值观的塑造——它告诉青少年:个人的梦想终将与国家的进步同频共振。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新一代需以文化底蕴为基、科技创新为翼,在守护“可爱中国”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