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典型例子包括俗语“爱屋及乌”“情人眼里出西施”,它们生动体现了人们因某一特质而泛化整体评价的心理现象。
-
“爱屋及乌”:源自中国古语,形容因喜爱某人而连带喜欢与之相关的事物(如屋顶的乌鸦)。这种情感泛化正是晕轮效应的体现——将局部好感扩散至整体。
-
“情人眼里出西施”:恋爱中的人常忽略对方缺点,甚至将缺点视为独特魅力。黄庭坚的诗句“西施逐人眼,称心最难得”便源于此,反映了积极光环对判断的支配作用。
-
“一好百好,一恶百恶”:俗称“扫帚星效应”,指负面特质被放大后掩盖所有优点。例如,对同事的偏见可能导致将其无心之失误认为故意刁难。
这些俗语揭示了晕轮效应如何影响人际判断,提醒我们需警惕片面认知,追求更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