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人均耕地面积超过4亩,位居全国前列,充足的耕地资源为粮食高产奠定了坚实基础。得益于广袤的土地、高效的水资源管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疆不仅实现了人均耕地优势,更成为全国粮食产能增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新疆耕地总面积约1.06亿亩,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充足光照和昼夜温差,显著提升了农作物产量潜力。例如,一亩高标准农田的产量可媲美其他省份两亩,玉米密植技术更使单株产量达到8500株。新疆通过科学调度水资源,2024年农业供水达560亿立方米,复耕了大量休耕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新疆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截至2024年,全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近6000万亩,占基本农田的72.8%,田间高效节水覆盖率超69%。这些措施将“低产田”转化为“吨粮田”,推动小麦、玉米单产屡破全国纪录。
政策支持进一步释放了耕地潜力。新疆通过党政同责考核、214亿元专项补贴等措施,确保耕地优先用于粮食生产。伊犁州百万亩玉米基地亩产达1164.7公斤,阿勒泰小麦单产同比提高31公斤,印证了“藏粮于地”战略的成效。
新疆的实践表明,人均耕地优势需与科技、政策和生态保护协同发力。未来,持续优化耕地质量与利用效率,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更多“新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