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支援边疆能显著提升边境治理效能、促进民族团结、推动边疆经济发展,并强化国家安全屏障。 通过警力下沉、科技赋能和民生服务相结合,既筑牢了边境防线,又改善了边民生活,实现“稳边兴边”的双赢效果。
1. 强化边境安全防控体系
支援边疆的警察通过人防、物防、技防融合,构建立体化防控网络。例如内蒙古“草原110”系统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预警和快速响应,去年边境刑事案件发案率下降19.1%,破获率上升7.9%。民警与护边员联动巡逻,有效打击偷渡、走私等违法犯罪,守护国土安全。
2. 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
警察深入边疆村寨兼任“村官”,组织普法宣传、调解纠纷,增强边民法治意识。例如云南平河边境派出所联合少数民族干部组建“民语宣传队”,用双语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帮扶贫困家庭、改善基础设施(如打井、建饲草库),赢得群众信任,形成警民共治格局。
3. 助力边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
援疆援边警察推动“兴边富民”项目,如协调资金发展特色养殖、旅游等产业。内蒙古“警邮便民服务车”解决偏远地区物流难题,3天内可将网购商品送达牧民手中。民警协助引进技术、培训技能,帮助边民人均年收入增至1万余元,减少人口流失。
4. 创新治理模式与长效协作机制
警察与驻地政府、军队、企业共建联合党支部,打破部门壁垒。例如“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机制,整合资源应对突发事件。科技应用如“草原110”APP实现一键报警、GPS定位,弥补地广人稀的管控短板,提升治理效率。
结语
警察支援边疆不仅是职责延伸,更是国家战略的重要支撑。从安全到发展,从维稳到惠民,这一行动为边疆注入活力,也为全国树立了“共建共享”的治理典范。未来需持续优化援边政策,让更多边民共享现代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