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军人奋斗的心得体会,结合不同场景和视角,可总结为以下要点:
一、军人奋斗的核心内涵
-
责任与担当
军人以“责重山岳”自勉,需具备宽肩膀(担当责任)与硬肩膀(专业能力)。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面对复杂风险挑战,更需坚定信念、提升战备能力。
-
磨砺与成长
军人成长源于日常训练的“千锤百炼”,如三公里跑步从14分钟缩短至12分半、手榴弹投掷从不及格提升至优秀,皆通过不懈努力和科学训练实现。
二、实战化训练的感悟
-
以战备为导向
冬季野营拉练等实战化训练,强调“学打仗、研打仗、练打仗”,通过模拟实战环境强化体能、技能和战术素养,培养“不抛弃、不放弃”的战斗精神。
-
团队协作与信仰
班长卢顺成在拉练中通过唱歌、拉歌激励士气,展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种团结互助精神让部队重新认识到“训练即战斗,坚持即胜利”的真谛。
三、职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
岗位奉献与价值实现
从新兵到骨干,通过“以情促训、以严促管”带动全班进步,实现从“老兵”到“模范”的跨越。这种以岗位为舞台的奉献精神,是军人职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
科技强军与创新精神
我国航母“辽宁号”的研发历程,体现了科技人员在艰苦条件下攻克难关的奉献精神。作为新时代军人,需紧跟科技发展步伐,为强军目标贡献智慧。
四、精神力量与文化传承
-
长征精神的延续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不朽精神丰碑,其“铁心跟党走”的信念至今仍是军队核心价值。通过学习历史,更深刻理解“为谁打仗”的使命担当。
-
新时代的“中国梦”
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作为军人,既需实现科技强国等宏观目标,也要在岗位岗位上创造“小目标”。这种“大梦想+小目标”的融合,是新时代奋斗的新特征。
总结 :军人奋斗是责任、汗水与信仰的交织,既需在日常训练中磨砺成长,又需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通过实战化训练、岗位奉献与精神传承,军人不断书写着强军兴军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