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数学全国一卷以考查核心素养为导向,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三大特点,试题难度呈现梯度分布,重点考察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运算求解能力。试卷结构稳定,压轴题创新性强,对考生思维灵活性要求较高。
1. 试题结构分析
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分值占比与往年一致。选择题侧重基础概念辨析,如集合、函数性质、立体几何等;填空题强化计算准确性,涵盖数列、概率等高频考点;解答题分层设问,导数应用、解析几何综合题区分度明显。
2. 命题亮点聚焦
• 实际应用导向:第19题以“产品利润优化”为背景,考查概率统计与函数最值的结合;
• 传统文化渗透:第10题融入《九章算术》中的立体几何思想,体现学科交叉;
• 创新思维考查:第21题导数综合题通过双参数设计,要求考生分类讨论并建立数学模型。
3. 考生反馈与启示
中等难度题占比约70%,但部分考生反映计算量较大(如解析几何题),且创新题对临场应变能力要求高。建议后续备考中强化限时训练和跨模块知识整合,重视教材例题的变式拓展。
该试卷体现了高考改革“重能力、减套路”的趋势,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成为得分关键。考生需平衡基础巩固与思维训练,避免过度依赖“题海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