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政策文件及典型案例,套取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的行为将面临严厉打击,具体规定如下:
一、政策禁止行为
-
虚报补贴面积 :严禁通过虚报耕地面积、种植作物类型等方式套取补贴,包括利用荒芜地、重复申报等手段。
-
违规使用资金 :禁止挪用、挤占、截留补贴资金,或用于抵扣税费、债务等非农业用途。
-
关联违规行为 :如露天焚烧秸秆、违规使用农药等破坏耕地环境的行为,将取消当年补贴资格。
二、处理措施
-
追责与处罚
-
轻度违规:取消3年补贴资格,并追回违规资金。
-
严重违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如案例中何景超因套取82.36万元补贴被判3年3个月。
-
-
信用惩戒 :将套取行为纳入个人失信记录,影响未来补贴申请。
三、典型案例参考
-
黑龙江 :2023年通报4起村干部套取补贴案,涉及金额超200万元,主犯被判刑。
-
江西黎川 :2024年查处1名农户虚构面积套取896元补贴。
-
河北椒江 :2023年对虚报面积者取消当年粮食生产先进评比资格。
四、政策提醒
补贴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需确保申报信息真实有效。建议农户配合核查,避免因疏忽导致资格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