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国家通过财政专项资金对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户发放的惠农政策,旨在鼓励农民保护耕地质量、遏制撂荒,保障粮食安全。补贴直接与耕地地力挂钩,符合条件的农户每年可领取一次,发放标准因地区而异,但需遵循“田是谁的补给谁”原则,且对推广生态农业技术的农户可适当提高补贴额度。
-
政策核心目标
通过经济激励引导农民主动保护耕地,实现“藏粮于地”。重点支持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等生态技术,同时严惩露天焚烧秸秆、撂荒等行为,确保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
补贴对象与条件
补贴对象为耕地承包权持有者,包括农户、国有农场职工及村集体。已流转耕地的补贴仍归承包方(合同另有约定除外)。需满足确权登记、未改变耕地用途(如非农化、退耕还林等)等条件,撂荒超1年将取消资格。 -
发放标准与流程
每亩补贴金额由各县根据财政总额和应补面积计算,2025年部分地区标准为112元/亩。发放需在6月30日前完成,通过“一卡通”直接兑付,并公示5天以上接受监督。 -
违规处理与纪律要求
虚报面积、挪用资金等行为将追回补贴并问责,情节严重者移送司法。政策明确禁止用补贴抵扣税费或债务,确保资金精准惠农。
农民可通过当地农业农村部门或政府门户网站查询具体细则,及时申报并配合核验,共同守护耕地红线与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