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紧扣时代主题,既关注个体成长,又融入家国情怀,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下为各地作文题目的亮点与特点:
全国卷I: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
题目以“时光瓶”为载体,引导考生回顾2000年至2035年间的中国发展历程,如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互联网普及等重大事件。考生需想象将“时光瓶”留给2035年的18岁青年,表达对未来的期许与思考。这一题目贴近考生实际生活,激发写作兴趣,同时体现了时代使命感。
全国卷II:幸存者偏差
题目通过二战期间战机防护的案例,探讨了统计学中的“幸存者偏差”现象。考生需从材料中提炼观点,分析被忽视数据的潜在价值。这一题目注重逻辑思辨与批判性思维,强调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体现了思维品质的提升。
全国卷III:选择与未来
题目要求考生从三则材料中选择一则,展开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材料内容涉及个人成长、社会变迁与国家发展,考生需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未来的规划和期待。这一题目贴近考生生活,易于引发共鸣。
北京卷:新时代新青年
题目聚焦“新时代新青年”,要求考生从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角度出发,表达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这一题目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鼓励考生关注社会发展,树立家国情怀。
上海卷:被需要
题目以“被需要”为核心,引导考生思考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考生需结合自身经历,探讨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这一题目贴近生活实际,强调社会责任感。
江苏卷:语言与社会
题目从语言现象切入,探讨语言与社会变迁的关系。考生需分析语言如何反映时代特征,以及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对社会发展的思考。这一题目注重语言运用与思维深度,体现了人文关怀。
总结
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总体上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为载体,注重考生思辨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回顾历史、关注当下、展望未来,题目引导考生思考个人与国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