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防火方案需从祭祀方式、场所选择、火源管理、应急措施等方面综合制定,确保安全与环保。以下是具体方案:
一、祭祀方式与场所选择
-
倡导文明祭祀
优先使用鲜花、植树、网络追思等环保方式,减少明火使用。若需焚香烧纸,应选择政府指定的集中祭祀点(配备防火设施)或墓园指定区域。
-
严格禁止危险区域用火
严禁在林区、草地、公共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等易燃区域燃放烟花爆竹或焚香烧纸。山区、林缘地带祭祀需遵守防火规定,禁止携带火种。
二、火源管理与安全操作
-
用火安全规范
-
使用铁桶、火盆等容器焚烧纸钱、冥币,专人看护至完全熄灭。
-
点燃香烛时保持距离可燃物至少1米,避免乱扔烟头。
-
-
特殊天气应对
大风、雷雨等天气暂停露天用火,防止火星飞溅引发火灾。
三、应急措施与预案准备
-
应急物资与设备
携带水桶、灭火器等器材,祭祀结束后彻底检查现场,确保无火星遗留。
-
火灾应对流程
-
发现小火立即用沙土、水扑灭,火势失控时逆风撤离并拨打119。
-
重点区域设置监控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处理火险。
-
四、监护与宣传
-
儿童与特殊人群监护
家长需全程看管儿童,避免其接触火源;安排专人协助老人使用明火。
-
防火宣传与教育
通过社区公告、宣传栏、微信群等普及无烟祭扫知识,提高公众防火意识。
五、政府与社区协作
-
建立应急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制定祭扫服务接待、火灾扑救等预案,组织专业队伍巡护,确保快速响应。
-
隐患排查与执法
对墓区、林缘地带开展拉网式排查,设立防火检查站,严厉查处违规用火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