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祭扫活动需重点防范火灾隐患、倡导文明环保方式、保障出行秩序及防疫安全,强化山林防火意识、推广无烟祭扫、错峰出行规划、公共场合防疫措施是保障节日安全的核心要点。
1. 山林防火责任落实
严格遵守墓地禁火规定,不使用明火点燃香烛纸钱,推行鲜花祭祀、网络追思等低碳方式。发现火星立即用土掩埋或水浇灭,严禁遗留火种,避免干燥草木引发山火。
2. 文明环保祭扫倡导
选择可降解祭祀用品,拒绝塑料假花、不可分解材质,减少焚烧产生的PM2.5污染。通过家庭追思会、线上献花等新形式寄托哀思,降低环境负担与资源浪费。
3. 交通疏导与安全出行
避开清明假期首尾两日高峰时段,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拼车前往。墓园周边需慢行、按指示停放车辆,避免占道引发拥堵,老年人与儿童需专人陪同防走失。
4. 人员密集场所防疫规范
室内祭扫场所全程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社交距离。体温异常或呼吸道症状者建议居家追思,减少交叉感染风险,随身携带消毒湿巾清洁手部及接触物品。
5. 突发事件应急准备
提前查看墓地应急通道位置,熟悉灭火器、消防栓分布。若遇火情立即拨打119并有序撤离,切勿盲目扑救。户外祭扫关注天气变化,雷雨大风时远离高压线与陡坡。
清明祭扫需兼顾传统习俗与公共安全,通过规范用火、低碳祭奠、有序出行、健康防护等措施,降低安全风险。转发扩散安全标语,共同营造平安绿色的祭祀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