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七师137团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下辖的边境团场,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南部,具有独特的地理、经济和生态特征。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地理位置 :地处克拉玛依市与和布克赛尔县交界,属准噶尔盆地西南部,中哈边境,总面积175.07万亩。
-
行政区划 :1958年建团,由乌尔禾垦区、和什托洛盖煤矿区、阿吾斯奇牧区三片区域组成,现下辖10个团场之一。
二、自然环境与资源
-
地形地貌 :以戈壁、沙漠为主,西南部邻近魔鬼城(风城),夏季酷热干旱,昼夜温差大。
-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沥青等),是新疆少有的白兰瓜优质种植区,2014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三、经济发展
-
农业结构 :以种植业为主,形成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三足鼎立格局。2013年GDP达3.8亿元,职均收入3.2万元。
-
特色产业 :白兰瓜产业突出,通过滴灌、有机栽培技术实现产业化,出口至哈萨克斯坦等国。
四、社会与生态
-
人口与民族 :总人口约2.17万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包括壮族、维吾尔族等。
-
生态修复 :2019年起开展草原生态修复项目,累计修复退化草原1万亩,植被盖度提升至70%以上,实现草畜平衡。
五、历史沿革
- 前身为解放军第22兵团第九军步兵第25师,1953年改为农七师,1975年因兵团解体调整建制,现保留10个团场。
六、特色亮点
-
戍边贡献 :地处中哈边境,承担维稳戍边任务,2014年教导员项瑞芝获评“优秀***员”。
-
文化传承 :保留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结合现代发展形成独特边关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