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班会记录内容应围绕常见风险场景设计,重点包括交通规则、防溺水知识、网络安全、应急逃生演练、校园欺凌应对等模块,结合案例分析、互动问答、模拟演练等形式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交通安全教育
- 讲解要点:步行过马路“一停二看三通过”、乘车系安全带、骑行佩戴头盔;
- 案例分析:播放交通事故视频,分析闯红灯、超速等行为的危害;
- 互动形式:分组绘制安全上学路线图,模拟交通信号灯游戏。
防溺水与急救技能
- 知识普及:禁止野泳水域、溺水自救姿势(仰漂)、呼救方法;
- 模拟演练:利用假人模型演示心肺复苏步骤,学生分组实操;
- 问答环节:设置“同伴落水如何施救”等情景问题,强调优先呼救原则。
网络安全陷阱防范
- 常见陷阱:网络诈骗话术(免费领皮肤、虚假中奖)、隐私泄露风险;
-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陌生网友索要个人信息”场景,讨论应对策略;
- 工具推荐:国家反诈中心APP功能讲解,隐私保护设置指南。
校园欺凌识别与应对
- 定义与类型:语言欺凌、肢体欺凌、社交排斥的特征;
- 应对技巧:记录证据、向老师家长求助、拒绝旁观沉默;
- 心理疏导:播放反欺凌公益短片,组织“友善班级倡议”签名活动。
应急逃生与自然灾害防护
- 逃生路线规划:教室、宿舍的消防通道标识识别,火灾逃生捂口鼻姿势;
- 灾害应对:地震“伏地、遮挡、抓牢”口诀,台风天避免外出;
- 实战演练:联合消防部门开展烟雾模拟疏散训练,总结逃生误区。
总结:安全教育班会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内容,定期更新案例库并强化实操环节,确保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家长可通过家校群获取课件,协助巩固关键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