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医疗补贴短信大多是诈骗信息,会通过伪装官方、诱导点击链接、索要个人信息等方式行骗,千万别轻信。
- 常见诈骗手段
- 伪装官方通知,冒充“社保局”“医保中心”等名义发送短信,如示例短信【在险保单】请尽快确认您的江门城乡居民医疗补贴已送至请尽快点XXXXX链接确认!
- 诱导点击钓鱼链接,链接会跳转至仿冒的“社保申领平台”,要求填写身份证、银行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
- 制造紧迫感,使用“逾期失效”“账户异常”等话术施压。
- 以“就医补贴”话题吸引用户,推销不实补贴政策,引导受害者点击链接、回复短信或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及密码,甚至直接要求转账。
- 识别方法
- 看号码:官方短信均为12333等专用短号。
- 看网址:政府网站域名以.gov.cn结尾。
- 看内容:凡是要银行卡信息的都是诈骗。
- 对于声称可领取医疗补贴的信息,特别是来自陌生号码的电话或短信,都需保持警惕;紧急性和诱惑性极强的内容往往是诈骗者的标配;在不明确信誉的情况下,勿点击链接;绝不要随意通过短信或电话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及密码。
- 官方回应
- 经向12345政府服务热线核实,目前并无此类补贴发放,均为诈骗信息。
- 当前正值城乡居民医保参保缴费集中征缴期,各地应及时提醒辖区群众切勿偏听偏信、点击打开此类短信网址链接页面,谨防上当受骗,若收到此类短信,可向当地公安机关或拨打110报警电话进行举报。
- 防范建议
- 为了安全起见,建议直接删除这类短信,或者向相关部门咨询验证其真实性。如果真的担心错过政府的相关补贴或福利,可以主动通过正规渠道查询,比如访问政府官方网站或拨打服务热线。
- 立即删除可疑短信,切勿点击任何链接;已点击链接者,立即冻结银行卡并报警;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防护。
- 总结提示
- 城乡医疗补贴短信诈骗手段多样,大家要提高警惕,牢记识别方法和防范建议,避免遭受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