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非遗文化是闽南文化的瑰宝,以布袋木偶戏、八宝印泥、漳浦剪纸等17项国家级非遗为代表,兼具艺术性与实用性,并通过政府与民间合力推动活态传承,成为连接两岸文化的重要纽带。
-
多元非遗项目:漳州拥有229项市级以上非遗,涵盖传统戏剧(如芗剧)、手工技艺(如八宝印泥)、民俗活动(如高山族拉手舞)等10大类。其中,布袋木偶戏入选联合国非遗名录,以“掌中戏”闻名,表演细腻传神;八宝印泥以珍珠、金箔为原料,具有“火烧留痕”等八大特性;漳浦剪纸则凭借精细纹样成为联合国人类非遗代表作。
-
活态传承模式:通过“政府搭台、非遗唱戏”,漳州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中心,举办闽南文化周等活动,推动非遗从乡间走向国际舞台。例如,木偶戏通过文创开发吸引年轻观众,芗剧借助现代舞台创新表演形式,传统制香技艺“金瑞兰”则结合文旅体验焕发新生。
-
两岸文化纽带:非遗成为漳台同根同源的见证。如保生大帝信俗、开漳圣王巡安等民俗在台湾广泛流传,灯谜、锦歌等艺术通过线上线下活动促进两岸交流,台胞常赴漳州古城非遗馆寻根。
如今,漳州非遗正以“保护+创新”双轨发展,游客可通过古城非遗馆、木偶艺术表演馆等近距离体验,感受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