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性法定退休年龄目前为60周岁,但2025年起将启动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最终目标为63周岁。改革采取“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原则,每4个月延迟1个月,同时允许自愿提前或延后退休(最长不超过3年)。特殊工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等群体仍可按规定提前退休。
-
现行政策与改革背景
当前男性退休年龄依据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的暂行办法》设定为60周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人均预期寿命延长(2023年达78.6岁),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办法》,明确从2025年1月1日起分15年逐步将男性退休年龄延迟至63周岁。 -
延迟退休的具体规则
延迟节奏为每4个月增加1个月。例如,1965年1-4月出生的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1个月;1965年5-8月出生者为60岁2个月,以此类推。1976年9月及之后出生的男性将统一按63周岁执行。政策配套推出退休年龄查询工具,方便公众测算个人退休时间。 -
弹性退休与特殊情形
职工缴费满最低年限(2030年起逐步提高至20年)后,可自愿选择提前1-3年退休,但不得低于原法定年龄(60周岁)。特殊工种(如井下、高温作业)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者,仍可提前至55周岁或50周岁退休。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时,也可弹性延后退休。 -
配套保障措施
政策同步强化大龄劳动者权益,禁止就业年龄歧视,要求企业保障超龄员工的劳动报酬、工伤待遇等。养老保险实行“长缴多得”机制,延迟退休者可获得更高养老金。国家还将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缓解家庭养老压力。
延迟退休是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必要举措,建议公众提前规划职业生涯与养老安排,通过官方渠道查询个人退休时间表,并关注弹性退休政策的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