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防中暑、车辆故障、暴雨
以下是公交司机夏季行车的主要注意事项,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防暑降温
-
防范中暑
高温易引发中暑,症状包括头晕、口干、体温升高等。若乘客出现腋下温度达41℃、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立即拨打120并转移至阴凉处休息。
-
科学饮食
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建议配备藿香正气胶囊、黄连素等药品,并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防止中暑和消化系统疾病。
-
调整作息
夏季昼长夜短,需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疲劳驾驶。行车中若感到困倦,应立即停车休息或冷水浴提神。
二、车辆维护与检查
-
轮胎管理
定期检查轮胎气压,高温时轮胎易软化甚至爆胎。发现轮胎过热或气压异常时,应停车降温,不可直接放气或冷水泼冲。
-
电路与制动系统
检查电路老化、刹车蹄片磨损及蓄电池状态,确保制动性能良好。暴雨天气需特别关注刹车系统,必要时使用干毛巾擦拭挡风玻璃。
-
防暴雨措施
暴雨天开启双闪灯,保持车距,避免急刹车。若能见度低,应降低车速或暂停行驶。
三、驾驶行为规范
-
控制车速
高温路面易产生“虚光”和制动距离延长现象,需谨慎驾驶,降低车速,避免频繁使用紧急制动。
-
保持车距
暴雨、台风等恶劣天气应增加行车间距,至少保持正常天气时的2倍以上,预留至少3秒反应时间。
-
谨慎变道
强降雨时路面湿滑,需观察后方车辆动态,避免突然变道。通过路口前应减速慢行。
四、安全意识提升
-
避免分心
佩戴浅色墨镜可减少视觉延迟,但需确保视野清晰。行车中避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保持专注。
-
防范其他风险
注意路况中的树枝、隔离带等障碍物,避让打伞或使用雨具的行人。台风天需特别留意非机动车稳定性。
-
调整作息时间
避开午餐后(12:00-14:00)和黄昏(17:00-19:00)这两个易疲劳时段,确保反应灵敏。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保障夏季公交行车的安全性,为乘客提供更可靠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