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运应对措施主要围绕安全保障、运力调配、科技应用和应急管理展开,具体措施如下:
一、安全保障措施
-
隐患排查与管控
-
全面检查危化运输企业车辆及驾驶员,杜绝“带病”上路;
-
对辖区道路、桥梁进行拉网式排查,重点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
依托公安检查站、交警执勤点强化路面管控,严打酒驾、超速等违法行为。
-
-
运输安全监管
-
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车辆安全检查与驾驶员教育;
-
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运力布局,统筹公路、公交、出租车等资源。
-
二、运力保障措施
-
科学调配运力
-
利用大数据预测客流,动态调整班次,保障“五方一体”(汽车总站、公交、高铁站、机场、出租车)协同;
-
推出“点对点包车”服务,增加农村公路客运和城乡公交运力。
-
-
应急接驳服务
-
针对客流高峰(如火车站、机场)设置夜间延时公交,防范乘客滞留;
-
建立接驳动态匹配机制,优化高铁/机场至市区交通衔接。
-
三、科技应用措施
-
智能交通系统
-
通过APP实时查票、提供出发建议,推广电子支付和自助售票设备;
-
利用人工智能分析交通流量,发布实时路况引导信息。
-
-
设备与气象保障
-
对导航设备、传感器等关键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运行稳定;
-
提供24小时气象服务,开展低能见度、颠簸等专项应急演练。
-
四、应急管理措施
-
预案与队伍建设
-
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应急责任与协作机制;
-
加强交警、消防等专业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培训。
-
-
恶劣天气应对
-
启动应急预案,保障重点路段和设施在冰雪天气下的通行安全;
-
设置临时交通管制措施,避免事故风险。
-
通过以上措施,2025年春运在保障交通安全、提升出行效率、应对突发情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