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四旬期共有40天,从圣灰礼仪星期三开始至复活节前日结束,期间不计六个主日,信徒通过斋戒、施舍和克苦等方式预备心灵,纪念耶稣在旷野的四十日禁食与试探。这一传统源自圣经中耶稣的榜样,并融合了早期教会的补赎精神,紫色礼仪服饰和禁止诵念“阿肋路亚”等细节强化了其庄重性。
四旬期的计算方式以复活节为基准,复活节日期根据春分后第一个满月后的首个星期日确定,因此四旬期的起止时间每年略有浮动。圣灰礼仪星期三标志着四旬期的开始,信徒额上涂抹圣灰,象征悔改与生命的短暂。尽管总日历天数为46天(含六个主日),但教会仅将40天视为斋戒日,主日作为“小型复活节”豁免守斋。
斋戒规则体现灵修深度:全年每周五守小斋(禁食热血动物肉类),而圣灰礼仪日和圣周五需守大斋(每日仅饱食一餐)。例外条款涵盖孕妇、病人等群体,强调斋戒的本质是心灵皈依而非****。现代教会更鼓励信徒以慈善行动、祈祷等多元方式实践四旬期精神。
四旬期的高潮是圣周,尤其是从圣枝主日到复活节的“逾越节三日庆典”,将苦难与复活奥迹紧密联结。这一设计使信徒在四十天的预备后,能以更深刻的信仰体验迎接基督复活的喜乐。
若您计划参与四旬期活动,建议查询当地教会日历,避免与农历新年等民俗节日冲突。无论是传统的守斋还是现代灵修方式,核心在于与信仰团体共同迈向生命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