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援建哈密是国家战略部署与两地优势互补的双向选择,既是落实中央对口援疆政策的关键举措,也因两地历史渊源、资源协同和民生需求深度契合。15年来累计投入超76亿元,从单向帮扶升级为产业、能源、文化等领域的共建共赢模式。
-
国家战略与政治责任
2010年中央调整河南对口支援哈密及兵团十三师,河南以“五年任务四年完成”的力度推进,90%资金投向民生领域,建成安居房4万余套、远程医疗覆盖乡镇,并实现哈密三甲医院零突破。援疆干部超1500人次扎根一线,将哈密视为“第二故乡”。 -
能源互补与产业协同
哈密“电力丝绸之路”直通河南,输送电量超4055亿度,占河南用电量10%。河南企业落地风电、光伏等项目260亿元,石墨烯、智能纺纱等产业填补技术空白,带动就业超万人。豫哈共建“零碳科技平台”创新“以商招商”模式,签约项目近百个。 -
历史纽带与文化共融
从丝绸之路商旅到现代“哈密号”地铁主题车厢,两地交往绵延千年。河南援建图书馆、左公文化苑等设施,推动中医诊疗、豫剧非遗进疆,开展青少年夏令营等交流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民生提质与长效“造血”
河南“组团式”援疆提升教育医疗水平:红星高中本科上线率升至88.3%,肿瘤患者本地治疗率从10%提高到90%;培养本地教师2800名,医师帮带计划填补技术空白100项。牧民定居房、15分钟阅读圈等工程精准对接需求。
如今,豫哈合作已从资金输血转向产业造血、从硬件支援转向智力支撑,成为全国对口援疆的典范。未来,随着“疆电入豫”扩容和文旅深度融合,两地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书写更精彩的协同篇章。